广西台投现代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
台湾黄金芝种植场地选择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

详细介绍黄金芝种植场地选择,以及黄金芝栽培技术要点。

栽培场地应选在易管理,水、电比较方便的地方;室内空间,或者室外空旷场地搭建阴凉棚户,室外地势平坦及缓坡地均可,以室内种植为主。

大棚种植必须控制好光照,温度,湿度和换气。种植场地用生石灰粉或其他消毒液雾化消毒,保持无杂菌环境。

用塑料盆,塑料箱,泡沫箱等容器,底部铺上泥沙或砖块,加入适量的水(以泥沙湿润,或倒水至砖块 1/2 处为准),将菌包直立于泥沙或砖块上培养。

室内地面上,用砖块围好,铺上塑料膜或土工布,防水渗漏,铺入泥沙适量或铺上砖块,加水至泥沙湿润或至砖块 1/2 处,将菌包直立间隔摆放即可。

将塑料盒,泡沫箱上盖上塑料膜,或在地面上支好塑料栅架,以此保持黄金芝环境的温度和湿度。

出菇和栽培管理黄金芝菌的出菇管理与灵芝等药用真菌基本一致,主要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通气、除草、防杂菌等几个方面。但具体管理上又存在差异。由于黄金芝菌生活力比较强,因此管理上只要细心、认真,做到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,基本上可以种植成功。

准备好种植场地后,可进行环形切割,切割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,切割刀必须消毒。

每个生长周期可割3~4次。从菌包上端 1/4 处割起,割口长度 6 公分左右,宽度 0.8 公分左右,并在割口处入刀摇动松动一下菌包内营养基,每次割2~3个口,2~5天培育出黄后,严禁用手触碰菌丝,并且不能直接喷水雾淋湿菌包,造成菌丝伤害,至子实体生长成熟,即可收割成品。收割上端成品后,再环形切割中部,进行下一轮培养,这一轮成熟收割完毕,再切割底端,继续培养至**一拔黄金芝收割。每次切割至成熟需时 45 天左右,整个种植周期4~6 个月左右。

1. 温度管理黄金芝属于高温型药用真菌,其出菇温度在 20~35℃,温度低于 20℃,高于 35℃子实体生长缓慢。子实体一年四季均可种植,夏季、冬季需要人工控制温度,子实体方可正常生长。变温处理,如昼夜温差的刺激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。

2. 湿度管理黄金芝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高湿的条件,土壤湿度达 50%~60%,空气湿度达 60%以上,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。甚至将黄金芝菌棒的一头泡在水上,菌棒顶部照样有黄金芝子实体形成和生长。

3. 光照黄金芝子实体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光照,子实体发生期的光照应适宜。光照太强,一方面子实体的形成受到抑制;另一方面,棚内温度升高,也抑制子实体的生长。一般棚内光的透射率以30%左右为佳。

4. 通气黄金芝菌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,通气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,氧气不足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,子实体颜色由亮黄色变暗黄色。每天通风换气至少 2 次以上,早晚各 1 次,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。如棚内温度过高,除喷雾降温外,还可以强制通风的方式降温。在进行黄金芝栽培中发现,夏季高温季节,黄金芝菌生长停止。为了提高黄金芝的产量,早春、晚秋季节,将遮阳网放在棚内,既可遮阳,又利于棚内温度提高;菌棒发菌快,做到增产、增收。

夏季高温季节,将遮阳网放在棚外,在遮阳的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。

黄金芝栽培需要:水、菌棒等

黄金芝种植期间不需添加抗生素等**,无饲料,病害少,易种植。

温度对黄金芝菌丝产量的影响较大,对液体培养而言,黄金芝菌丝体生长的**适温度是 30±1℃。黄金芝菌在菌棒发菌阶段,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,有光,菌丝很快变黄老化。黄金芝菌不易与其它药用菌、食用菌同室发菌。

袋料栽培就是利用人工培植的培养料代替木材培养黄金芝子实体。

袋料栽培流程:

备料→拌料→装袋(瓶)→灭菌→接种→菌丝体培养→出菌管理→采收。



分享:
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

Top